嚴格遵守生物濕垃圾處理的2個工藝流程
發布日期:2023-02-08 信息來源:公司新聞 瀏覽次數:161
濕垃圾含水量高,易腐并產生惡臭,易污染其它垃圾,焚燒發電熱值低,還容易產生滲濾液等二次污染物,是垃圾場鄰避效應的罪魁禍首。尤其在夏季,不少市民擔心“濕垃圾散裝化”造成蚊蠅滋生、臭氣臭水四溢、空氣造成二次污染,提高傳染病的發病率。生物濕垃圾處理主要采用厭氧發酵和好氧堆肥兩種工藝。
1、厭氧發酵處理工藝:
厭氧發酵處理工藝是利用厭氧微生物將濕垃圾轉換成沼氣、沼液、沼渣,沼氣可以燃燒供熱或發電,實現資源利用。沼液經過水處理系統處理達標后排放,惡臭氣體經負壓收集后凈化排放。
2、高溫好氧堆肥處理工藝:
濕垃圾經分選、破碎后送入生化處理機,在高溫(80℃左右,由天然氣燃燒產生水蒸氣供熱)、好氧(風機強制通風)條件下,食物殘渣被微生物高效降解,再經過深加工制成土壤調理劑。濕垃圾中的污水采用“厭氧發酵+膜生物反應器(MBR)+納濾”組合處理工藝,實現達標排放。
建議盡快制定濕垃圾處理的統一技術標準,規范生產工藝。明確濕垃圾有機肥料關鍵參數指標,對有機肥料進行分級管理,針對不同用途(如城市園林綠化、農作物種植等),設定不同等級劃分標準,完善濕垃圾有機肥料銷售渠道,實現濕垃圾資源化處理閉環管理。